中元节如何祭拜亲人吗,中元节要给去世的亲人做什么( 三 )


2.纸钱:纸钱是要烧给逝者的 , 以便他们在阴间有钱花 , 务须要焚烧干净 。
3.素酒:扫墓过程 , 等于带着吃食来为先人过节 , 所以要向先人奠酒 , 酒为扫墓必备 。
4.水果点心:水果以各地时令水果为宜 , 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;点心可视具体情形而定 。
5.饭菜:以先人生前喜欢吃的为佳 , 很多人会在祭奠先人的同时 , 向孩子们讲述先人生前的事迹 , 让下一代勿忘祖先 。
6.鲜花:菊花有思念和怀念的含义 , 清明上坟一般以菊花为宜 , 白色菊花尤其对景 。
7.“包袱”:“包袱” , 即扫墓者(逝者家属)给逝者带的吃穿用度之物 , 因为用白纸糊一大口袋而得名 , 内装冥钞、金银、以及各种纸做的“元宝” , “衣服” , “家具”等等 。 “烧包袱“是祭奠逝者的一种重要形式 , 将”包袱“烧了 , 就是将这些物品送给了先人 。

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 , 所以简称为“七月半”祭祖 。 此时盛夏已经过去 , 秋凉刚刚开始 。 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 , 故需祭祖 。
七月十五这一天到来时 , 主要是上坟祭奠祖宗 , 在坟头“压纸” , 告诉祖先此墓已经有后来人祭扫 。
或用纸做灯 , 焚烧于坟前 , 意喻亡人前程光明 。 如果先人亡故满三年者 , 儿女们要在这一天脱去孝服 , 改穿常衣 , 俗称换孝 。
到“七月半”祭祖时 , 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 , 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 , 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 , 每日晨、午、昏 , 供三次茶饭 , 直到七月三十日送回为止 。 有先人画像的 , 也要请出挂起来 。
祭拜时 , 依照辈份和长幼次序 , 给每位先人磕头 , 默默祷告 , 向先人汇报并请先人审视自己这一年的言行 , 保佑全家平安幸福 。 自己平安幸福 。 送回时 , 烧纸钱衣物 , 称烧包衣 , 或佛门或道教的超度法事 。
中元节祭祖祀先活动一般在当天中午进行 , 家家备办丰盛的菜肴酒饭 , 在各自的厅堂中的大八仙桌上摆满24味全席 , 摆上七双筷子、一壶酒七个爵杯 , 正中又摆上果盒馔盘 , 果盒一般为六棱柱型坚木雕刻花饰 , 馔盘也用坚木雕成长方形 , 上方六格 , 格中放了香菇、木耳、松菇、黄花菜、干笋丝和红枣等六味素菜 , 俗称“六味斋” 。
筵席摆好 , 主人点了三条炷香 , 点了大红双烛、拈香跪拜如仪 , 请祖宗来享祭宴 , 并希保庇儿孙一家康健平安、家景发达等等 , 稍停方卜杯讨得允准 , 才焚烧金银冥币 , 待金纸焚烧殆尽才可以撤筵 。
同日对供奉在厅堂的神佛 , 则敬献三牲 , 所谓三牲即一项主牲配两种边牲 , 主牲一般是煮熟的五斤带蹄大猪脚 , 边牲通常是煮熟了的鱼、鱿鱼、目鱼和鸡 , 如厅中奉有观音佛祖 , 因观音妈不茹荤 , 经常用新鲜水果供奉 。 因神佛比祖先级别高 , 所以只能供献“金纸” , 银服之类较不值钱不能体现善男信女的诚心 , 所以不在奉献之列 。
中元节祭祖祀先敬神佛之外 , 主人还顺便孝敬厝主、地基主、灶神、床母 , 乃至牛棚、马厩、羊圈和猪栏诸神祗 , 以五味筵碗及银服奉敬即可 。

中元节需要寄拜去世的亲人吗 中元节怎么祭奠奇人不在老家?怎么烧纸钱?应该不许随便烧纸钱的 , 不过为了祭奠亲人不在老家可以 , 在大路十字路口烧一点 , 祭奠一下
中元节满族人怎样祭奠已故亲人的 在我们中国的农历的七月十五日 , 也就是中元节 , 也有人称他为亡人节或者鬼节 。 而在我所在的出生地 , 我们称他为七月半 。

推荐阅读